網頁

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

不要再說我幼稚 <鄧惠文醫師>

女友說,想要一個音樂盒。為了看一次她燦爛的笑容,他願意做任何事。



他花了一個月的下班時間削木頭,刨光表面、彩繪、上漆,做成一個可愛的外殼,



還鑲上她的名字。



但是他沒辦法手工作出那種會發出音樂的轉軸,於是他買了一個現成音樂盒,



大費周章地把它拆掉,終於取下機芯,裝進自己的音樂盒裡。





送給她的那天,他非常興奮。捧著音樂盒的雙手忍不住微微顫抖。



女友只是淡淡地說了謝謝。他覺得有點失望,不過女友看起來比他更失望,



於是誰都沒再多說什麼。





過了一年,女友說想分手。他不明白細心呵護的愛情為什麼不能綻開花朵。



女友說他是個好人,但她對他沒有感覺。



她說年紀不小了,需要一個成熟的男人。



發生了這種事,不願接受也得接受。



他只好繼續過著日子,工作滿滿的,心裏空空的。





多年之後,他在東區的一家精品店看見她。



他在櫥窗外,她在店裡,身旁的男士低頭簽著帳單。



她比以前老了一些,不過還是很漂亮。



她們離開之後,他好奇地走進店鋪,發現裡面陳列著一個個閃亮精緻的音樂盒,



售貨小姐親切地招呼著,為他介紹「頂級的瑞士Reuge音樂盒」,



每個定價都在一萬元以上。



他隨意指著一個打開後有芭蕾舞者旋轉的,



店員說他眼光很好:「這是限量款,定價三萬五千元」。



他問身旁的現任女友喜歡嗎,她甜甜地微笑,於是他毫不猶豫地買下了,



女友非常地開心。



看著女友的笑容,他卻覺得疏離。幾年前,他多麼期待這樣的笑容。



那時他很天真,許多事物求之不得,如今他經過歷練而成熟,彷彿什麼都輕而易舉。



可是,得到的感覺卻不像當年那樣強烈。





他不再是職場菜鳥,他懂得老闆和客戶的心理,知道攻守之間的份際。



他不再是月光一族,他知道如何規劃最好的理財,獲得最高的利潤。



他不再是癡情男子,他瞭解女人想聽什麼話,更熟悉交替使用冷淡與熱情的魅力。



然而,這種成長與社會化的過程也讓他學會習慣性地隱藏想法,



有時必須為了保護自己而對別人冷漠,或是忽略自己對別人的歉咎。





沒有人再說他幼稚,但他付出的代價是親密感,成熟而深沈的他,



不會再被人們輕易看透,於是也很少有人能真正瞭解他。





有時候他會懷念傻傻的青春,懷念那顆容易被敲開或者敲壞的心。





年輕的女孩把玩著音樂盒,問他若有所思地想什麼?



他只能說:「等妳老一點就會懂吧。」











人們不斷鞭策自己成長,從年紀還很小的時候就想擺脫「幼稚」的評語。





但成熟是什麼?





學會依循別人的道理?還是拋棄內心的熱情?



年輕時擁有一份以為用心就會幸福的傻勁,但終究不敵各種挫折的磨蝕,



每次失敗,就趕緊在心裏重繪一個更加成熟完美的自己,



調整方向,拼命地前進。





宿命般地,埋首於人際與職場無情的競爭之後,突然在某一天驚覺心態竟已蒼老,



又開始緬懷天真,期望能拾回一份童心。





我常在淡水線捷運車上遇見一位玩木球的老伯。



懷舊的童玩在老先生手上呈現著微妙的衝突與諧和,他耍弄著十字形的木棒,



交替地用木棒左右兩頭拍打一個棉線連繫的木球,最後還要巧妙地把球甩到木棒頂端,



不偏不倚地卡在錐形突起上。





因為老伯的舉動與行色匆匆的捷運族實在太不搭調,他總是吸引所有乘客的目光。



但大家似乎都帶著幾分防備,偷偷忖度他的目的。



老伯常邀請其他乘客試玩,但許多人猜測他想兜售童玩,無意購買的人都立即搖頭拒絕。





起初我也這麼認為,但到現在已經遇過他十來次,卻從未見他兜售。





或許他真是童心未泯?把熟諳的木球童玩當成一種表演藝術,



或是想挑戰行駛中的捷運帶給木球遊戲的難度?





端坐在列車上的我們,這些所謂成熟世故的人們,



早已失去在眾人面前嘗試新遊戲的勇氣,



我們懂得避免出糗、避免讓自己陷入無謂的麻煩,



即使最後只需要拒絕一個老伯的兜售,我們還是選擇防衛。





還記得第一次出糗的時候?還記得第一次被騙的時候?



那些記憶怎麼永遠鮮明,早就已經學會不讓它發生了,卻還是習慣性地提防著?





我想著親手做音樂盒的男孩如何在愛情的戲謔中失落最初的心情,



心痛為他開啟了成長的大門,但成熟的他已不是原來的他。





成長始於對原我的懷疑,繼而開展成一條無法回歸的路途。



至於純真,看似失落的故鄉,卻也可能是成熟的極致。





不在乎眾人眼光的老伯繼續拍打著木球。忙得像陀螺般的人們繼續追求財富與經驗。



一次次的愛情讓人消費著音樂盒,人們始終想不通最初的幼稚為什麼最美。





能不能跳過這個彆扭的成熟階段?





回到最初那種不知道受傷是什麼、不懂得顧慮而能坦率的時候,



或是跳進最後那種,知道不管如何受傷、其實都無所謂而又能坦率的時候,



任何一種似乎都比這個小心翼翼的階段好。







純真的幼稚並不需要羞愧,看透人生之後的童心更加可貴。







別再說我幼稚!







是個我也思考過的問題。



以前的我們,是單純而直接的,

想講什麼就講什麼,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

日子是如此的輕鬆、自在、沒有猜忌。



曾幾何時,世界漸漸變了,

世故、心機、現實,這些字眼開始充斥生活,

一切的一切,不再是他原本看起來的那個樣子,

或許總要拐幾個彎抹幾個角,你才能知道真意。



這就是所謂的成熟嗎?



以前的自己,極盡所能的唾棄那些狼心狗肺的大人,

可是等我們長大之後,會不會成為口中那些沒天良的大人呢?



堅持自己的路吧,

我希望我以後是個好人,

也希望身邊的人們都是好人~

(這不是發卡不要誤會哦啾咪~)



我還是嚮往這樣的生活,

一種簡單,一種純粹。

5 則留言:

  1. 太好了

    你找到這篇文章

    之前忘記在哪看過一次

    之後想找

    都找不到

    像你說的

    隨著年紀增長

    經過很多的歷練

    世故、心機、現實,這些字眼開始充斥生活

    無法在回到童年時的純普 單純

    回覆刪除
  2. 作者名字念起來怎麼像......囧



    這篇我之前也有看過



    其實老了都會有這樣的感觸



    沒什麼~找回熱誠就好

    回覆刪除
  3. 可是我還是想說黃大肥好幼稚哈哈哈

    回覆刪除
  4. 哈哈 真是個美麗的藉口阿



    好耶!

    回覆刪除
  5. To 陌生人:

    是呀...

    是個無奈卻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實,

    嘖嘖嘖...



    =====



    To 色維:

    呼,問題就在於到底有沒有辦法找回熱誠?

    知易行難啊~~~



    =====



    To even:

    哈哈哈我明明就不幼稚~~

    我是童心未泯!!!



    =====



    To 就可蘇:

    有沒有很棒有沒有很棒?

    那我們繼續純樸下去吧科科科~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