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

細數台灣旅遊「怪現象」

轉自PTT雪兒板 KHshine板友的文章



=====





陳火旺




    在政府2008觀光客倍增計畫號召下,台灣觀光真的動了起來!不過這個動,有點像是

烏龜吃了搖頭丸後的那種動,有時緩慢;有時衝太快;又有時左右搖擺沒方向,動得台灣

觀光發展滿目瘡痍,也動出了台灣旅遊4大怪現象。今天,就讓我們先來探討其中兩大怪


第1怪:到處都在放煙火


從政府大力推動觀光後,台灣各地處處可見所謂的「季」跟「祭」,而且很多不忘加上「

國際」2字,好呼應行政院推動觀光客倍增計畫政策,也藉此讓大家佩服主辦單位的國際

視野與決心。


*浮濫的「國際性」活動


    在這種各縣市鄉鎮統統動起來的活力下,台灣真的幾乎周周都有「國際性」活動。這

禮拜是國際風帆節、下禮拜是國際花卉藝術節、下下禮拜是國際石雕藝術節、再下下禮拜

則是國際假面藝術節,接著又有國際合唱節、國際貨櫃節、國際海上花火節、木雕藝術節

、海鱺節、甘藷季、蓮花季、陶瓷嘉年華、茶藝博覽會……等等。


    只不過,這些活動「國際」在哪裡?有哪幾個真的吸引大批外國人或真的促進觀光客

倍增了?


本地人捧場 少見觀光客



秀姑巒溪的國際泛舟邀請賽,每年大大打著「國際」兩個字,卻年年都是台灣本土團體組

隊參加,偶爾有幾個在台工作的外國人組隊報名,讓隊伍中出現了金髮藍眼,大家就開心

到不行,高喊「國際化有成」!苗栗的國際假面藝術節,每年邀請幾個國外團體來台表演

,從國外借來一些面具,然後統統擺在一個小到不行的展覽室裡,接著大力宣傳,吸引台

灣本地觀光客前往大賺門票錢,但吸引了多少外國觀光客?有什麼比這活動更本土?


*看看日本怎麼做?


    以鄰近的日本為例,為了促進觀光活動真正國際化,許多縣市都會設置「國際人員」

。例如鳥取縣,光是這個面積不到台灣1/10、人口不超過 100萬,在日本算是鄉下到不行

的小縣裡,就總共設置了30多名國際人員,並聘請包含了1位台灣人在內的12位國外員工

。這些國際人員除了翻譯與接待國外 訪客外,平常還要下鄉到小學或社區,針對各自所

屬國家的語言、文化、菜餚、風俗習慣等提供教學或經驗交流﹔在這樣的用心下,即便一

個鄉下村民,也多多少少都能具有國際觀點,能對外國遊客產生一種熟悉與親切感,進而

讓觀光客感到被尊重。這才是促進國際觀光的扎根工作。


    然而,台灣的季跟祭,就如放煙火,大大的聲響、大大的宣傳,卻在短暫的花火後很

快進入黑暗。究竟台灣有多少個季跟祭,是真的讓文化或觀光扎了根、促進了國際化、引

起共鳴?總是吃吃喝喝、玩玩樂樂之後,剩下一本漂亮的書面紀錄以及各項海鮮季後殘敗

的生態。


*預算花了不見成績


好吧!即使煙火炫爛不錯看,但是,要花錢。隨著政府推動觀光,也讓縣市政府或觀光局

只要提出觀光活動計畫,幾乎都可在立法院或議會順利過關取得預算。但在這每年近百項

的季跟祭中,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,超過一半以上的活動與記者會都是委託公關公司辦

理。最後是,管它是水梨季、葡萄季、甘藷季,還是芭樂季,所有的活動內容幾乎都是「

大聲公比賽」、「大胃王比賽」,所有的活動宣傳記者會統統都是「上空美女模特兒彩繪

」、「泳裝浴衣」、「原住民跳舞」,原因是,他們都找同一家公關公司辦理,或者彼此

抄襲;問題是這些活動內容與主題何干?與國際化何干?而政府積極推廣一鄉一特色的「

特色」在哪裡?


    在這樣的狀況下,台灣的觀光客倍增預算,最後只肥了公關公司、只肥了活動廠商,

而納稅人的血汗錢,也在這一場場的煙火秀中被敗光。




第2怪:人人都在蘸醬油




    一場場的季與祭花火,讓台灣旅遊活動似乎熱鬧非凡、豐富萬分,但實際上,卻是人

人都在蘸醬油。而這樣的蘸醬油方式,正是扼殺台灣美好文化與景點的最大凶手。


*原住民歌舞成暖場秀


以大部分季與祭中常常看到的「原住民歌舞表演」為例,不管是海洋祭、水果祭,不管沾

不沾得到邊,經常都會有主辦單位邀請原住民來表演歌舞,藉以暖場造勢,也宣示尊重族

群。然而,當原住民歌舞成了一場場只是暖場用的表演秀,當不管卑南族、排灣族、布農

族還是泰雅族統統穿上花花綠綠、跳起類似阿美族的歌舞後,這樣的結果,很容易導致大

家以為「原來台灣的原住民文化不過如此」。


*文化藝術膚淺化


事實上,台灣原住民的藝術文化十分深刻,只要深入體會,就會了解原來泰雅族織布如此

美麗堅固;泰雅族娶老婆一定要挑大屁股,就因為屁股愈大、愈能織出幅面寬廣的布。排

灣族的木雕藝術,是那種帶著天真、卻又能夠震撼人心的深刻之美﹔布農族的八部合音,

曾在奧運會上響徹國際、震撼國外藝術家﹔而阿美族的歌舞,也不只是我們經常看到的那

種亂唱亂跳,而是有著極為迷人的動作與涵義。


    但這一切的深刻與可能的文化藝術感動,卻都在台灣觀光淺碟蘸醬油的表演方式中徹

底遭到埋沒,甚至扼殺了文化發展,讓大家只重噱頭。


*蘭嶼之美豈僅於此


又例如台灣旅遊業者當前正積極推動台東、蘭嶼、綠島3日遊的行程。台灣的離島極美,

蘭嶼更是保存著十分濃厚的特有達悟族文化,但因為交通與其他因素,許多人想去蘭嶼卻

苦無機會去,而業者推出這樣的行程,正好投其所好,因此大受歡迎。


    問題是,仔細檢視這樣的行程就會發現,因為要搭配船班與住宿,所以這類行程中的

蘭嶼經常只停留3、4個小時,4個小時的蘭嶼行程,看到的就只是蘭嶼的龍頭岩、軍艦岩

、玉女岩等等無聊的陸上景點,抱著滿滿期待而來的遊客,最後的結論往往都是:「原來

蘭嶼如此無聊,根本不值得來。」


*小琉球之痛 殷鑑不遠


當年的小琉球就是這樣被玩死。儘管小琉球是台灣唯一一座珊瑚礁島嶼,潮間帶旁那粉粉

紫紫藍藍綠綠的珊瑚碎片美到不行,威尼斯海灘的細沙更如棉花般細緻柔軟,但就因為當

年旅行團大多只安排小琉球半日遊,看看陸上無聊的岩石景點,讓大家有了那種「來過了

」的快感之後就離去,也因此,幾年之後,直到現在,小琉球還是擺脫不了那種無聊到死

的旅遊壞印象。


    蘭嶼極美,綠島也極美,但這些美是需要花點時間好好沉靜,與當地人好好交流,最

後才會進入心中、看到文化、成為永遠難忘的那種美,而目前這樣的蘸醬油玩法,正在糟

蹋這所有的美,讓所有參加這種玩法的旅客,留下的只是超級無聊或海底溫泉人擠人,像

下水餃的負面印象,一輩子該來一次的滿滿期待,最後成了一輩子來一次就夠了的滿滿失

落。


*走馬看花 難吸引人


    直到現在,台灣的旅行團還是很難擺脫走馬看花的景點遊覽方式,觀光局積極推動的

「台灣觀光巴士」也幾乎全部委由旅行社以這樣的方式操作辦理﹔然而,台灣觀光客源以

日本、香港與歐美客為主,這些國家人民又大多以定點旅遊方式為主,這樣的行程安排,

如何吸引人?如何讓人深刻與感動?如何吸引回流?




繼上篇揭露了台灣旅遊中「到處都在放煙火」及「人人都在蘸醬油」2大怪現象,現在繼

續為您探討另外兩怪。


第3怪:觀光重硬不重軟


    為了推動觀光,這幾年來觀光局年年最少編列70億元上下預算,加上各縣市政府地方

預算,總計超過百億,碰到專案與大建設又更驚人,然而,這些錢的用法,卻大多只重硬

體不重軟體,讓觀光推動最後只成為一場場的風光剪綵,卻未能永續。




* 望安綠蠵龜館 虛有其表



以澎湖望安為例,由於望安地區海灣適合、加上少開發污染,也因此成為台灣目前少數仍

能吸引綠蠵龜上岸產卵的淨土。2002年9月間,觀光局斥資1億元在此興建了綠蠵龜館並找

來副總統呂秀蓮開幕剪綵,風光萬分,但是3年後的現在,這座綠蠵龜館只成為遊客口中

的「最佳冷氣房」。


    台灣生態資源豐富,但生態之美不只是看,更需要解說。望安綠蠵龜館除了裡頭擺放

了一點綠蠵龜模型與照片外,沒有提供任何解說服務,也沒有任何搭配的套裝行程。當然

,海岸必須淨空保護,以免妨礙綠蠵龜產卵,但依舊可以透過多種方式讓遊客認識綠蠵龜

,進而參與保護綠蠵龜,這才是興建綠蠵龜館的最大價值。但從開幕至今已經3年,沒有

任何深刻的經營軟體出爐。一座冷氣房,需要花費1億元來興建嗎?


*馬祖芹壁 美景遭破壞


又例如馬祖芹壁,這個美得宛如地中海畔的海濱山城,其古老花崗岩印章屋色澤與彎曲街

道,是經常被稱頌的絕佳美景;但從2005年年初開始,隨著連江縣政府 更新階梯、在海

濱咖啡屋旁的欄杆上製作大批的青蛙雕像之後,就一切都走了樣。更新階梯是為了安全,

製作青蛙雕像是為了符合當地信仰,然而,就算真的不得不作,難道不能以破壞性更小或

色澤更相同的建材來興建嗎?卻讓一個美美的芹壁就此變了樣。


*墾丁佳樂水 開路釀悲劇


又例如以往的墾丁佳樂水地區。佳樂水的海岸地質侵蝕與蜂窩岩之美讓人傾倒,也年年吸

引大批觀光客。但為了方便遊客開車進入觀賞、增加營收,滿洲鄉公所居然異想天開找來

怪手與鋼筋水泥,從大片的蜂窩岩當中打出一條寬達5公尺、長達數公里的水泥道路。最

後,佳樂水幾乎不再有遊客、只剩下滿地破碎的蜂窩岩與筆直大馬路。而這一切,居然是

發生在墾丁國家公園區內。儘管有著國家公園法的嚴格保護、儘管道路施工不是一、兩天

就能完成的事,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卻只在最後蜂窩岩都被打毀後,才將滿洲鄉鄉長移送

法辦,卻未能提前阻止破壞的悲劇發生,到底權責畫分出了什麼問題?


*祝山看日出 買票似噩夢


    又例如阿里山的登祝山小火車,這個已經經營了幾十年、也是台灣最為外國人知悉的

旅遊路線,直到現在,每逢假日或跨年人滿為患時,因為無限制賣票,而且每張票都沒註

明搭車時間與車廂,也因此讓所有提前一天買了票的遊客,每個都必須趕在清晨3、4點就

去排隊,歷經宛如逃難過程與翻覆危機後才能抵 達祝山看日出。只是一個簡單的流程控

制不肯改善,就讓阿里山的旅遊品質至今依舊停留在20年前。


*硬體拚命建 軟體在哪裡


    這些年來為了推展觀光,具有工程背景的執事者與其他政府部門工程學者的參與下,

台灣觀光也走上國際比圖、高山纜車、道路景觀改善與全新的風景區設置或建築體興建等

等硬體思維,讓台灣觀光真的硬了起來。只是,硬了之後,軟的在哪裡?


    由於觀光組織積極擴張,這些年來觀光局幾乎成了全台灣升官最快的單位,但直到現

在,觀光行政依舊難以整合。例如馬祖、澎湖的觀光,到底是由縣政府主導還是風景區國

家管理處主導,已經讓人眼花撩亂,成了資源的重疊浪費與爭功,但直到現在,連最基本

的台灣形象與觀光定位都還搞不定。


 


第4怪:大家一起來搶錢





政府推動觀光,卻一直未能改變離尖峰失衡問題與創造永續經營信心,讓部分旅遊業者至

今依舊存在投機搶錢心理,也讓國內旅遊品質一直無法提升。


*短視近利 毀了綠島


以綠島為例,整個綠島一年遊客超過30萬,但遊客大多只集中在暑假7、8月間前來,最多

時一天就有高達上萬人。這麼多人、但卻又如此失衡,也因此讓許多旅遊業者不願投資在

整體的設施改善,只想利用最簡單的工具在暑假期間好好撈一筆。幾年下來,當年的純樸

綠島,現在只見處處摩托車呼嘯、廣告招牌雜亂林立、珊瑚礁垂死、品質低落的民宿與旅

館一家家成立,完全失去小島該有的寧靜之美與豐富生態生命力。


    在國外,許多小島都被規畫成一島一飯店,整個島上就只有一個渡假中心,遊客可以

在裡頭安安靜靜的休息、賞景,而這樣的方式,也為這些小島帶來了一年四季都不中斷的

人潮。綠島也有這樣的條件與資源,只要好好協調,設立幾個高品質的渡假中心,讓一年

四季都有遊客,就可以大幅改善這種只集中在暑假搶錢的短視經營方式。


*政策失當 束手無策


然而,正因為長期政策的缺乏與離尖峰嚴重失衡,讓業者即便用心投入,就必須抱持一年

休半年、或是周休5日的最壞打算,誰敢用心?


    面對這樣的狀況,縣市政府與觀光局依舊沒有想要透過總量管制、改善環島大眾交通

、或是進行整體造街計畫與提出長期經營計畫來改善,卻僅僅想到要抽觀光稅,讓人無法

理解這樣的心態。


    台灣的離島,不管綠島、蘭嶼、小琉球,甚至金門、馬祖、澎湖,每一座都有其不同

的美景,但現在幾乎每一個島都只淪落為暑假搶錢中心。


*大陸觀光客 來台成肥羊


又例如旅遊業者這些年來積極推動兩岸交流與大陸人士來台,認為這是台灣觀光的唯一未

來,但事實上台灣旅遊口碑正在對岸遭受臭罵中。以目前經由第3地來台的 大陸旅客為例

,包含轉機、繁複的申請手續、先到第3地入境之後再出來、所有的開支等等,平均8天7

夜的團體行程要價台幣6、7萬元。這6、7萬元看似高價,但事實上很多錢都已耗在轉機、

入境第3國、或者進了大陸旅行社口袋,加上台灣接待旅行社自己惡性競爭,最後真正收

到口袋裡的,最多只有每天每人大約台幣1200元到1500元,這些錢,必須用來安排這些大

陸遊客住宿、餐飲、交通,還必須要有盈餘,以台灣的消費水平來看,這根本是不可能的

任務。


    最後,花了6、7萬元的大陸觀光客來到台灣,只能去住便宜到不行的旅館,甚至廟裡

的通舖,去玩不用門票的景點、吃每桌10人1200元以下 的超低價餐、最後還要被帶著去

購物;甚至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轉賣人頭現象,平均每個人頭80元美金,由靠行旅行社付

給接待旅行社後就可以把大陸遊客帶走, 任宰肥羊,一罐售價1200元的普通茶葉,可以

賣到9千到1萬5千元,一瓶鹿茸酒開價上萬元,種種的品質低落與強迫高價購物,正讓台

灣旅遊在對岸口碑壞到死。


*台灣觀光 未來在哪裡?


    低價搶客、不合理的價格、沒有永續經營的計畫與決心,在在讓台灣旅遊不論出國、

入國,都慢慢淪為搶錢中心,而所謂的品質與深度,慢慢成為噱頭,距離愈來愈遠。開放

對岸觀光客來台,真的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嗎?到底我們自身的政策在哪裡?


    觀光行政難整合、離尖峰失衡、國際形象模糊、缺乏深度、國際化淪為口號、缺乏扎

根、服務品質低落……,一個個問題,至今連解決方案都未能在觀光客倍增計畫中看到,

只看到政府依舊努力規畫硬體、努力申請預算、努力在國際來台人數上灌水、努力把商務

客數字變成觀光客數字自欺欺人。硬的有了、官升了、錢花了、數字好看了,但台灣觀光

真實永續的經營政策,到底在哪裡?








對綠島蘭嶼小琉球那幾段深感認同!



想到旅遊,大家都會覺得出國玩是件很幸福的事,

但外國的月亮真的比較圓嗎?

台灣的風景就一點都不吸引人嗎?



我覺得不是的。



台灣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,

也有多元並蓄的文化內涵,

只要深入地去品嘗,去了解,

會發現更不同的台灣之美~



當然,出國可以體會到不同的風土民情和奇勝美景,

不過如果能多花一點時間,來了解這塊我們土生土長的地方,

一定會更深愛這塊美麗的寶島~台灣!



所以~~~出去玩吧~喔耶!

(怎麼最後變成揪團文了?)

台灣的觀光~加油,好嗎?

GO~!

5 則留言:

  1. 真是篇好文章

    其實參加台灣的旅遊團到國外

    也是走馬看花

    加上台灣人有那種一次吃到飽的心態(到很多點才划算)

    "只要我來過,再照一張相,買個當地名產"三步驟皆完成

    就是到此一遊啦

    車程極遠

    每個點蘸一下

    一點也不深入

    還不如自助旅行

    而國內旅遊亦是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我下一站想去蘭嶼了唷呼

    回覆刪除
  3. 我要引用我要引用~~~~

    回覆刪除
  4. To lisa:

    沒錯~

    標準台灣人就是~

    上車睡覺,下車尿尿XD

    自助旅行的自由度和深度真的是無可比擬啊~!!!



    =====



    To 豆子:

    蘭嶼很讚!!!!!!!

    大推大推!!!!!!!!!!!!

    不過我覺得要會騎機車比較好唷~



    =====



    To 小步:

    好哇~~~~~~~~~GOGO~~~

    雖然本來就不是我的文章了orz

    回覆刪除
  5. 寫的太好了



    尤其綠島!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