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

少量多餐 V.S. 正常吃?

讀葉坤土的共筆,他說餐與餐之間盡量不要再吃東西,

這樣才可以讓胰臟的δ cell獲得充分休息,以免製造insulin的功能減退,

可是又有一個說法是減肥的人最好是少量多餐~

為什麼呢?因為...(以下轉自Fitness版)



一天吃三餐並不是人類演化史上幾百萬年來

的常態,而是進入農業社會這最近一萬年來才有的習慣。

在過去的幾百萬年之間,人類都是過著採集跟狩獵生活,多半

是有一餐沒一餐的,所以人類演化的機制就是儘可能的多儲存

熱量,因為就算你今天打到了一隻獵物,接下來三天可能一隻

都打不到。所以能吃就吃,能儲存就儲存。而每一克的脂肪

就可能儲存九大卡的熱量,是最有效率的儲存方式。所以很自然

人類的演化就是儘量的儲存脂肪。


到了農業社會,每天改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後,

人類才開始演變出三餐的習慣,這是很自然的:每天出門耕作前

吃一餐,中午太陽太大回家休息吃一餐,到日落了回家再吃

一餐。之間耕作的時候是沒有時間回家吃飯的。而為了避免中途

會餓,自然吃的份量也會增加到剛好可以維持到下一餐的程度。

到了工商時代,基本上人的作息沒有多大改變,去上班跟去耕田

其實差不多,都是讓你出門前跟中午休息才有時間吃東西,所以

吃三餐這個習慣就維持下來。


可是即使在農業時代,人類還是常常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,

歷史上數不盡的天災跟人禍讓大部分的人都還是營養不足,所以

演化並沒有把讓身體儘量儲存脂肪這個習慣去掉,自然而然的,

到了營養充足的現代,過剩的營養加上三餐的習慣,肥胖就成了

普遍的現代病。



那要怎麼改善呢,根據我12401的恆等式,熱量控制是一定要的,

運動也是一定要的,但是熱量控制不代表要把自己在三餐以外

的時間都餓肚子。記住,人體是非常聰明的,當你餓過頭的時候,

等於是向身體發出訊號,跟它說:『現在遇到飢荒了,可能會有一餐

沒一餐!』 那身體會有什麼反應呢?


第一個,自然是減低身體的新陳代謝。第二個,就是在有食物吃的時候,

儘可能的提高儲存脂肪的效率,以備不時之需。


第一個問題,我們可以透過運動來改善,這已經說過很多次了,不再重複。

至於第二個問題,就要透過少量多餐來解決了。把一天三餐改成一天六餐,

每兩個小時左右就吃一次東西,你的身體自然不會覺得一直處在飢餓

狀態,也就不會一直去儲存脂肪。另一方面,每一餐的食量減少了,胃也會

慢慢縮小,長期下來也不會容易感到飢餓。而讓自己從不餓肚子,更可以

避免那種餓過頭之後反而跑去暴飲暴食的壞習慣,那是最要不得的!

事實上,那種極端低卡的減肥餐並不是好的減肥方式,因為食物的份量實在

太少,讓你根本沒有可以少量多餐的空間,而且過度的飢餓,讓身體新陳

代謝下降的結果,往往讓停掉減肥餐後一下子就會復胖回來。







這下好了我到底要怎麼吃才好勒= =

5 則留言:

  1. 砍掉重練最快!!!

    黃大肥加油~押忍!!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哈哈 我可以很機車的說

    我同意樓上麻???

    回覆刪除
  3. 不能吃宵夜嘛!!

    回覆刪除
  4. To 老屋



    棍~~~是要怎麼砍掉~~~

    東榮牌減肥刀嗎??????



    =====



    To 佳佩



    幹嘛這樣~~~

    這次我可是認真減肥呢!



    =====



    To even



    我超久沒吃宵夜了!!!(得意)

    回覆刪除
  5. 其實我小時候一直以為

    減肥是拿剪刀把肉剪掉

    還覺得大家都好勇敢都在減肥

    回覆刪除